书画家【何家英】作品/润格_多少钱一平尺

2020-12-16 14:00| 美正| 查看: 8705| 评论: 0

何家英 天津籍贯:河北 沧州润格:500000 元/平方尺创作:花鸟,人物出生:1957~联系:*** **** ****职务: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简介: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 ...


何家英 天津
籍贯:河北 沧州
润格:500000 元/平方尺
创作:花鸟,人物
出生:1957~
联系:*** **** ****
职务: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简介:
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2012年在巴黎卢浮宫“2012沙龙展”中获绘画类金奖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杨开慧》等。
1957年3月,生于天津;
1974年,在天津市宁河县赵本公社大邓大队插队;
1977年,考入天津艺术学院(1980年2月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参加中国美协创作班到葛洲坝及三峡体验生活,并创作了水墨画《春城无处不飞花》;
1981年,加入美协天津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年赴敦煌考察,创作工笔画《街道主任》,并参加“天津市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查看全文br/>1982年,参加天津美协创作研究班,深入太行山研究创作;
1983年,创作工笔画《山地》;
1984年,创作工笔画《十九秋》,与《山地》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同年参加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85年,创作水墨画《惊蛰》,创作工笔画《米脂的婆姨》,并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作品联展”,参加印度举办的“世界绘画双年展”,参加中国美协在香港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同年任美协天津分会常务理事;
1985年,东方美术交流学会成立,任会员;
1986年,创作工笔画《清明》,并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与日本南画院交流展在北京和日本展出,创作工笔画《夏》,并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中画展”,随代表团出访香港;
1987年,当代工笔画学会成立,任理事,参加“南北方中国画展”,任天津美术学院讲师;
1988年,创作工笔画《酸葡萄》,并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大奖;创作工笔画《女红》、《朦》,并参加“台湾当代大陆工笔画展”;
1989年,创作水墨画《易水河畔》、工笔画《魂系马嵬》;
1991年,创作工笔画《秋冥》,任当代工笔学会常务理事,被聘为天津画院院外画家,应邀创作工笔画《中国四大美人》;特邀参加在日本东京的上野之森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并随团出访日本;《中国四大美人》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希望工程集资;
1992年,创作水墨画《丽日》,并参加“天津建党七十周年美展”,参加“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任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3年,《米脂的婆姨》、《十九秋》赴南韩参加中韩美术协会交流展;创作工笔画《落英》;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白庚延·霍春阳·陈冬至·何家英中国画邀请展”,并在天津美术学院做汇报展;八幅工笔作品参加“1993年度美术批评家提名展——水墨部分”;赴韩国仁川参加天津、仁川美术交流活动;《秋冥》参加“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
1994年,应澳门市政厅邀请,在澳门举办“何家英画展”,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何家英人物画展”;
1995年在海口举办“白庚延、何家英中国画展”;
1996年创作工笔画《桑露》,并获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1997年《淡日》获第三届BESET美术节北京展优秀作品奖;速写数幅参加美术院校速写展;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子君》参加中国当代名家作品珠海邀请展;
1998年参加“中国美术二十年启示录展览”;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参加“跨世纪中国画名家21人展”;参加第五届全国美代会,任理事;[3]
1999年,参加全国政协在联合国总部和纽约亚洲文化大厦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
2000年,在香港举办“何家英画展”;工笔画作品六幅参加“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创作工笔画《韩国留学生》,特邀参加“迎接老纪中国工笔画展览”;参加文化部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当代绘画书法作品展”;创作《春光初现》、《澳门即景》,并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初春》、《消夏图》参加“新中国画大展”;《酸葡萄》、《桑露》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季传统与变革——中国现代水墨画和雕塑展”之后又在欧洲其它国家巡展;
2001年,作品数幅参加文化部在巴西等国举办“中国现代绘画展”,《米脂的婆姨》参加法国巴黎“中国风格展”,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2002年,在广州逸品堂举办“何家英画展”,在深圳青藤茶社举办“霍春阳、何家英作品观摩展”,创作工笔画《百合花》,特邀参加“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五届大展”,参加“世纪风骨·中国艺术五十家展览”;
2003年,创作工笔画《幽谷》、《心语》,参加中国政协举办的“天津优秀作品十人展”,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开放的年代——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展”。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获最受观众欢迎奖,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参加第六届全国美代会,任理事;工笔画三幅在文化部文化艺术促进会、韩国汉城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汉城·中国书画艺术展”获金奖,作品《苍桑》特邀参加“精致与微观·小幅工笔画展”;
2008年奥运会后,何家英去看望萨马兰奇时带去自己的画册;
2009年12月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何家英画展”;
2010年6月5日,参加圣地亚哥智利国家美术馆主办《穿越地平线-中国当代艺术展》;
2010年12月28日,应邀入展“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
2011年4月20日应邀入展第八届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
2011年,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画院主办的“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美术作品展“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展出;
2012年,巴黎卢浮宫“2012沙龙展”,获绘画类金奖。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教育:
1974年10月初中毕业后去乡村务农。
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

王子武人物

何家英:他每一幅作品都震撼人心

文章来源_网络

王子武,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名字!他的作品一经面世,便倾倒了整个美术界。王子武先生从此就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

我上大学期间有幸看到了子武先生出版的那本水墨人物写生集,虽然很薄,但是每一幅作品都是那么震撼人心,每一个人物都如此栩栩如生,人物性格刻画得入目三分,且把笔墨运用得炉火纯青,充分体现出了笔墨的表现力。他把过硬的西画造型能力运用到了中国画之中,并且结合得天衣无缝,大大地加强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在这之前我主要是学习黄胄先生的,当然也学习蒋兆和等前辈的作品,受益匪浅!王老的画更是让我耳目一新,虽然他师承于蒋兆和先生,却更加深化了传统笔墨的趣味与内涵,把文人画的因素融入其中,看得出那是经过了中西方语言的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王子武 自画像 68x45cm 70年代

黄胄先生是以硬朗的直线造型,王老却以行云流水的从容、淡定的行笔表现人物,并且表现得清雅深刻,他们各具千秋。黄胄先生的笔法高度概括、有力度,一气呵成、痛快淋漓;而王老的笔法却悠然自得,藏力度于骨子里,含而不露,但纵情之时,其笔墨如疾风暴雨、海啸雷鸣般的激荡,完全是一种巅峰状态,在文雅气质的背后分明隐含着一种具有铮铮铁骨、大义凛然的坚强人格。

这不仅仅是从画面感受到的魅力,也是通过他的自画像看到了一种气质坚定的完美人格。那凛然的气度、英俊的形象、又有哪个画家所具备?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大师其形象都那么完美,可是我感觉,王子武先生的形象是最完美的,即便在电影里也找不到这样的典型形象,这不得不令我感到他绝不是一个凡人。

王子武《蒋兆和像》

文艺复兴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容貌是这样赞美的:“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以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这种夸赞用到王老身上一点也不过分,他的人生也是具有使命的,是什么赋予了他这样的气质与才华?实在是一个不可解的话题。也许是他完美的人格成就了他的才华,或许是他的才华体现出了他的人格,我想这都是也都不是,他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不然无法解释他一出手就会让人望尘莫及,格调如此之高。实际上有谁知道他是倾尽毕生艰辛换来的呀?我们从王子武先生的诗中可以看到他是经过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惨淡经营愧无能,枉费衣食哭无声;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原来所有的天赋都是超出常人的努力彰显出来的!我看到的王子武是:蹉跎岁月不惧艰,苦修书画勇登攀,一身正气人格树,巨擘不负丹青缘。

王子武人物

正是他的作品影响了我的写意画,我除了画工笔画以外还选择了一条小写意的水墨人物画道路,由此完全脱离了黄胄先生的绘画风格。但是黄胄先生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地扎在了我的心底!(可惜,黄胄先生直到去世我都没有见到过一面——哪怕仅仅是握一次手呢)

我多么期待能有机会拜访到王子武老师啊!幸运的是我终于见到了王老。我第一次见到王老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末,那是在京丰宾馆见到的王老(那时候有影响的画家来北京都是住在那里的)。王老来办事,我正好也来北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晚上吃完饭,我找到了王老住的房间,他靠在床头上,腿上盖着被子,手里拿着一本书。我早就知道,王老是很注重读书的,他的笔墨内涵正是出于他的学养。初次见面就印证了王老读书的习惯。

王老为人很谦虚,虽然我只是晚辈、学生,可是他并不好为人师,夸夸其谈。他总是客客气气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说话语气很慢,也不连贯。他首先说:我(发音e)画得不好。这好像每当听到别人赞美他的画时都是这样表述的。我想他说的是真心话,他认为他应该画得更好才对。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好坏只有自己知道。齐白石曾经也谦虚地说,我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可是拿出去展览一看,他们比我画的还不好。可见他们内心是有更高标准的。

齐白石像

王老特别懂得尊重别人,不那么直率地批评别人。他也常说“你画的好”。我见到王老时他也是这样说的,让我羞愧难当。他有一半是谦虚,有一半是真的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我第二次见到王老是在深圳,我去他家拜访王老。看到了我为之倾倒的王老和他画的齐白石、黄宾虹的肖像,令我惊讶的是,尺寸是如此之大!王老的家很简朴,东西塞得满满的,但是,那才是艺术家的家。王老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

王子武人物

再一次见到王老是在深圳青藤茶社搞了一个作品观摩展览。王老是从来不出席开幕式的,他不喜欢那么多人热热闹闹的感觉(想想我们现在整天的陷入这种热闹之中,耽误了不少时间,虽说是身不由己,但是也实在是不应该的状态)。王老转天才到茶社来看我的画展。他看的是那么认真,一张一张仔仔细细地看。他对我给予了很多的鼓励,肯定了我的努力,就是不肯批评我。我是多么希望得到他老人家的指点啊!王老很久没有出去写生了,我特别想利用这次机会陪王老出去一次,也好有机会向王老学习。本来与王老说好了等我从肇庆回来一起去客家写生,可是一回来就被别人给“绑架”了,没有按原计划执行,失去了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王子武人物

我很少去深圳,这样与王老见面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2003年,全国政协举办各省市的优秀画家系列十人展,当广东的展览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的时候,我有幸又见到了王老,这次不仅仅又见到了王老,而且还见到了他参展的作品,能有机会面对原作学习,实在太难得了!我再一次从他的作品中领悟到了写意画的意象思维所给予作品的无穷魅力。

……竹子是古人常常表现的题材,但是差不多都是依据真实的形象表现的,可王老的竹子与古人完全不同,它是王老心中之竹,完全是以自己的感觉赋予它艺术的节奏,极其简洁概括却又入木三分。他好像体会的是秋季萧条的情景。他赋予了自然之竹一种艺术的生命,或者说是自己心境的外化,那是一种脱离世俗的境界,其境界之高,不是一般凡人能够体会到的,那种味道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王子武人物

有一次我外出,正好西安搞了一个王子武先生的展览,这是集中了几个藏家的藏品,我专程赶到了西安,本来说王老也来,我特别高兴!没想到他老人家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来。不过,能见到这么多王老的作品也是十分难得了,这次又让我领略到了大师作品的魅力。有一张齐白石头像的水墨稿,那笔墨之精彩实在让人百看不厌,眼睛的刻画尤其精彩,笔墨把眼球的空间体积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妙不可言!运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把人物刻画得那么深刻、传神,恐怕是非王老莫属了;还有曹雪芹肖像画,虽然以前在琉璃厂也看见过这张画,但是这次看见还是给我很多新鲜体会。那线条概括且丰富,体现出作者那种超然世外的心境;

王子武《曹雪芹像》

还有一张齐白石的白描肖像画,线条勾勒的把笔墨表现推向了极致,既磊磊落落又委婉自如,真是写意白描之经典!另外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张仕女画,流畅的线条仍然区别于结构的真实状态,而且是高度冼练,给予行云流水的线条以充分的表现力,背景的竹子以及烘染的一块无形的墨色,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地烘托了人物的意境;

再有一张震撼到我的是他画的屈原投江的那张作品,这是一张王老少有的阔笔没骨的大写意作品,他理解屈原,崇尚屈原的人格,屈原那股子倔强劲儿,正与他自己十分相似,那种悲怆情怀也与王老的性格相契合。他画屈原,是在画他自己。我能想象得到他作画时的癫疯状态,下笔如汹涌的黄河壶口在咆哮——呜呜呜地轰鸣着完成那阔笔的泼墨,那是屈原,也是王子武。这是我看到的画屈原作品中最受感动的一张。

张大千像

后来由于王老身体的原因,冬天他搬到了女儿王小燕北京的家来住。我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王老了,这让我喜出望外。除了请他老人家出来吃几顿饭以外,我更希望在北京能给王老更多的帮助和照顾。小燕家并不宽裕,王老也没有舒适的画室,出门还得打车。我希望帮助王老改善这种状态。

我介绍他到台湖画院,人家给他一座别墅使用,吃饭有食堂,不用自己做饭,周边环境也特别好,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而且出门还有汽车陪同。那边是我的好朋友负责,他们对王老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王老住在那里,就足够了。那里是有培训班的,但是并不要求王老上课。能请王老进驻园区,那就是对画院最大的支持。如果王老愿意接触一下学生,那就更好了!实际上,这对王老也是有好处的。人老了,与年轻人在一起对身心健康有好处,这样一个大馅饼掉下来让谁谁也不会相信,王老也同样有这样的顾虑,他是被人骗怕了,担心有还不清的人情债。他就是这样的,从不欠人情,总是感激帮助他的人,哪怕是对待工人的帮助。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王老还是没有搬到台湖住,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

王子武人物

天冷的时候王老还是要回深圳居住的。后来身体出现了问题,由于他一直深居简出,不愿意与人交往,这样也缺少了一些社会关系,领导也不了解他得了重病,所以要住院也没有关系得到关照。当小燕告诉我之后,我立即四处寻找关系。最后还是跟宋雨桂先生说了此事,他立即找到广州的有关领导,为王老安排了高干病房,医院也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他们非常感激我和宋雨桂老师,小燕感激的话总是挂在嘴边上。后来小燕说王老要送我一张小品,以示感谢,这让我深受感动!但是,这种事是万万不可的!我能有机会帮助王老,是天大的造化,可惜我能够做的太少了!我们对王老的爱戴是没有任何杂念的,更没有任何企图。如果接受了王老的馈赠,反而玷污了自己真诚的愿望。

可喜的是,王老恢复得不错,出院康复治疗,但是语言表述不清,听力也不行。我去深圳看望王老,他老人家竟然能应邀出来吃饭。他可瘦多了。我带着硬卡纸,利用吃饭之前,我要给王老画张肖像画。很希望能像王老画蒋兆和那样给王老画一张像送给他。王老很高兴来做模特!遗憾的是我因为很久不写生了,画得并不理想。希望以后能认真给王老画一张肖像画。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平台立场无关;
2、作者本人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法律责任;
3、若本文牵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0人已支持

书画家一站式服务中心:

书画生态圈:产业园 产业链 文化节 文博会

网站负责人:刘西海 电话/微信:15264466601

网站商标权:麦画郎 书画家之家

官方网址: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

备案: 鲁ICP备17003537号-1 D 2016

书画家之家:做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者 © 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网站备案信息:鲁ICP备17003537号-1D2016 网站QQ客服:909369922√ 4703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