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杨侠】作品欣赏

2024-1-4 09:00| 阎振铎| 查看: 2095| 评论: 0

杨侠,陕西洋县人,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笔花鸟画高研班,杖藜书院书法高研班。师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百钧。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陈克永导师。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

杨侠

陕西洋县人
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笔花鸟画高研班,杖藜书院书法高研班。
师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百钧。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陈克永导师。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教授。清华美院书画培训基地高研班,北京名人堂美术馆导师鲁双喜。北京晓景国际文化园区艺术家杨林老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高显惠老师。冰雪矾墨画家刘彩霞教授。曾多年供职于媒体并多次获得中,省,市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项。

现任陕西德鸿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秦岭生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长峰书画院常务院长;北京东晓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晓景华德(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金秋梁家河》荣获人民日报人民网“光荣与梦想-纪念建党95周年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三等奖。2017年8月作品《每写残荷笔自狂》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9作品《夕照》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中国画水墨大展。2017年10作品《又到霜月红》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尚意·2017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2018年3月、4月,应省农业厅、省果业局之邀,分别在北京、南京,成功组织并举办了《翰墨丹青-陕果飘香》及《翰墨丹青意浓浓 苹果溢香苏陕情》书画摄影展活动。作品《秋歌图》、《平安图》获奖,并获得突出贡献个人组织奖。2018年6月,作品《雨虹》入选全国第六届青年美术作品展。2018年7月作品《风翻墨浪走蛟龙》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创作研修班殷明尚导师工室助教。全国健康饮水入户公益工程行动形象大使。2019年作品《秋韵—葡萄图系列》国画作品在“我的丰收我的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主题征集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丰收奖”。

2019年6月在中国文艺家杂志书画鉴赏发表论文《酱墨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巧妙运用》。

一、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

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之——《忆朱鹮》

206cmx245cm
纸本

《忆朱鹮》

七只朱鹮匿秦岭,

再现仙姿举世惊。

牧鹮二翁题一画,

近代朱鹮出一宗。

杨侠画描七红鹤,

追忆洋县方舟情。

文字作者:

刘荫增, 193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在陕西省汉中洋县发现了已经濒临灭绝的朱鹮。

路宝忠,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副局长 教授级高工。

浣溪沙 · 汉水飞鸾

为汉中女杨侠彩绘朱鹮图卷二题

之一

一曲山歌梦里酣,且持朱笔画朱鹮。家园从此向心圆。

也绿也红秦岭色,宜浓宜淡女儿颜。人间由我放飞鸾。

之二

画里山窗一扇开,花光岚影共徘徊。留它细墨待人猜。

翠岭吹欢萧史笛,苍松苔软凤凰台。朱鹮队队喜归来。

2016年12月4日补月楼

文字作者:

蔡世平,一级作家、知名词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书法集《词随心动——蔡世平自书南园诗词》、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画品见人品,人有品,画则有品。

不久前,有幸看到杨侠女士一幅《追忆红鹤》的画作,让我对她更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因为没有想到她的这幅作品用笔如此工整细腻,特别是在画面上对七只朱鹮生境与神态的描绘,意境深邃,耐人寻味。


杨侠在创作《忆朱鹮·追忆红鹤》

我对绘画这门艺术并不是很懂,但我喜欢欣赏,特别是我和朱鹮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因为在我一生中,几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保护朱鹮。从1981年开始,三十多年来,我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朱鹮,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代护鹮人。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依然常常会关注一些朱鹮的事情。当然,也对朱鹮的相关作品感兴趣。
近些年来,画朱鹮的人很多,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杨侠女士的这幅作品,完美地表达了朱鹮宛如天仙般的美丽、优雅,而且整个画面清新、安静、典雅、且不失大气。画面上的七只朱鹮若有所思,集结于汉水之畔,悲欣交集。朱鹮仙子们静静地看着脚下越来越浅,越来越细的溪流,回顾着曾经在弱肉强食的天地间苟且度日,家园日趋破碎的情景,它们已感觉到人类的觉醒,憧憬在人们的呵护下重新飞向大自然的美好瞬间。
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在《拜见朱鹮》中写道:“她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在稻田里踯躅是优雅的,起飞的动作是优雅的,掠过一畦畦稻田和一座座小丘飞行在天空是优雅的,重新落在树枝上的动作也是一份优雅。这个鸟儿生就的仙风神韵,入得人眼就是一股清丽,拂人心垢。”
朱鹮在作家们的笔下,无论诗、画或者文字,都会给人们一种值得去追忆、赞美、和珍惜的感受。
朱鹮是一种涉禽鸟类,喜欢在有大树、水田、河流等森林湿地类型的环境中生活。几百年前,朱鹮还是鸟类中的大家族,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及前苏联等地。然而,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人类的贪婪,蛮横霸道,对自然万物的伤害,惊碎了多少生灵苦心编制的美梦,朱鹮也难逃过这一历史性的劫难。狩猎、伐木、开垦、环境污染无不对朱鹮的生息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威胁。
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朱鹮不得不进行迷惘的逃亡之旅。他们一路呼应、一路寻觅、一路哀鸣,义无反顾地向着心中似有若无的目标飞奔。寻找着适合它们生存的区区空间。从平原到丘陵、从浅山到深山,数量从几千只到几百只、几十只,最后到寥寥无几,达到濒临灭绝的境地。
1981年5月,地球上唯一生存的最后七只朱鹮有幸在秦岭南麓,汉江北岸的洋县姚家沟被重新发现。七只弱小的朱鹮种群,它们痴情守望着这里唯一的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水田的宁静。
国际重点保护鸟——朱鹮,昔日它淡出人类的视线,一度消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初,仅7只弱小群,忧患余生,栖秦岭古洋州汉江之畔,避纷扰喧嚣,如风栖苍梧,蓄势待发。这段文字是我对杨侠女士这幅《追忆红鹤》创作的一点感悟。七只朱鹮被重新发现时的“生命之轻”和举世惊叹的瞬间,是何等的难以忘却。不难看出,其作者的构思与创意,独具匠心,心境与意境达到了绝妙的默契。
我了解杨侠女士,了解她的身世,了解他的为人,了解她对朱鹮的爱。她生在朱鹮故乡,她有着与朱鹮同样坎坷不快的人生经历。小时候的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进入中学时代,她对文学作品有了强烈的追求与喜爱,梦寐以求长大能成为一名作家。然而,由于家境的原因,繁杂、无休止的家务活使她的梦想一度遭受压抑,甚至招至一些冷酷的讥讽。
苦痛是成长的助力,机会终究会成就不懈坚持的人。杨侠女士坚信,上帝不会亏待每一份努力,只要耕耘,就会有收获。她的天赋与勤奋,使自己命运的又一次出现新的转机,终于有了一份自己所喜欢的工作。
参加工作以后,她除了格尽职守自己的本职外,经常利用晚上和闲余时间学绘画、写小说、编剧本,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从她先后在县林业局、朱鹮保护区、延安记者站、到陕西人民网这些工作经历,完全可以看出杨侠女士不满足现状、不断进取的成长轨迹。
在她的记者生涯里,可以说是她如鱼得水的一段人生。她有爱憎分明的个性,有思维敏捷的文学天赋,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她很快成为新闻媒体领域一位优秀的女记者、女编辑,还当上了小有名气的女领导。
她生性爽朗,心胸宽阔的气质,决定了她为人做事的大气、博爱、从容。工作中,她具备了堪比男性,以及女性很多独有的心理素质,她做事大气而不显张扬,豪爽而不失细节。我曾多次看过她撰写的文章,并参与过她负责组办的一些相关活动,她的观点、思路、策划组织,和周密安排等方面的能力,可不是一般女性所具备的。近些年,她在人民网参加举办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书画传媒等方面的采访、调研活动形式多样,有声有色。
越优秀的人往往越勤奋,真正优秀的人是停不下来的。当她的事业已经取得令人认可,甚至被周围的人所羡慕的时候,她毅然决定,要在更大的领域去实现人生的价值。2015年,她抱着酷爱绘画的强烈愿望,凭着自己平时积累的绘画基础和艺术天赋,大胆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终于成为中央美院第2016届工笔花鸟高研班班学员,成为中央美术学院苏百钧教授导师团队的优秀学员。
杨侠女士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中央美院高研班学习期间,她如鱼得水,如饥似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怀着谦恭的心态去学习。向名师求教,与高人交流,是她勤奋治学的一贯学风。她孜孜不倦地攻读理论,聆听资深导师的谆谆教诲,苦练扎实的基本功。为了画好花鸟,她经常挤出时间,走出校外采风写生。
画好工笔朱鹮,是杨侠女士一直渴望的目标定位。生在朱鹮故乡的她,是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笔墨,把家乡稀世之宝的神秘与传奇故事展现给人们。她千方百计去挖掘朱鹮这一物种的相关史料,登门拜访德高望重的中国朱鹮第一发现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研究员,虚心请教有关朱鹮生态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一段时间刘老腿部疼痛,她以做事先做人的良好品德,先帮助照料刘老尽快恢复健康。她用一颗虔诚求教的心,博得刘老的不吝指教。

中国发现朱鹮第一人刘荫增研究院亲临画室指导

弗.桑德斯有句名言——品格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人品是一个人能力施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与方向。杨侠女士不仅天资聪颖,更重要的是她有为人处事的良好品德。她始终把人品的修养放在生活和艺术的第一位,她是一位善解人意,热爱生活,知恩图报,相当有责任心的人。工作再忙,她不忘家乡,常常慷慨解囊,为家乡的建设发展,为朱鹮保护尽绵薄之力。她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尽儿女之孝。在老师、长辈面前,以礼相待,尊敬有加;在同事、朋友中,乐于助人,与大家快乐相处;在家里是一个好母亲,对子女,和蔼可亲,一手精湛的烹饪技巧,常常令全家人大饱口福。两个儿子的就学、工作在她的教诲下,成绩优异,工作非常出色。她常常会把身边的事处理的井然有序,让周围的人心里满意,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相处共事。
杨侠女士不是人们常说的“女强人”,她是一位不善罢甘休的强女人。扬侠女士的成长阅历,使她懂得了一个更深刻的道理,高贵出之卑微,高贵后不忘曾经的卑微会更高贵。她常说:“做人不能忘本,忘本就会负义,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走向惰落。”在她创作的这幅《追忆红鹤》作品里,不难看出作者内心借用刚刚发现的七只朱鹮,赋它们以深思、低调、从容、蓄势待发的神态,告诫世人永远牢记这一神圣的时刻,不忘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

左起:原洋县朱鹮保护局副局长路宝忠先生;发现朱鹮第一人刘荫增先生;杨侠

是金子总会发光。杨侠女士的不懈努力,必将成就美好的未来。愿她在未来的事业与艺术生涯中,继续求真务实,茁壮成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美丽的朱鹮仙子一样,飞的更高、更远!

创作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家乡洋县几只红鹤鸟的出现使他的名声大震,这几只红鹤鸟是我《忆朱鹮》画作中的原型鸟,《忆朱鹮》没有依托树林为背景,而是家乡门前胥水河流之中的一块砾石滩上,秋天朱鹮的羽毛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颜色,可河滩上的野草已即将枯萎,但野草仍然坚强挺拔,求生的欲望依然强烈,由于环境的恶化、灰暗的天空、河水的污染,四处环境沉闷抑郁,生存压力处处可见,尤其是画面内的主人公——两个本来很幸福的家庭,当初仅存的七只朱鹮,四只成鸟和三只幼鸟,四只成鸟神姿皆困郁,三只幼鸟似乎感知到了它们的父母在思考生死攸关的问题,困郁中有几分顽稚。但其中也不乏生的光芒和希望,它们落栖在滩砾上的身姿均朝着同一方向,也是一种凝聚力,也是群体的一种志同道合力,也是宇宙生命中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存力。
七只小群忧患余生,栖秦岭古扬州,避纷扰喧嚣,如凤栖苍梧,蓄势待发。

……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之——《思归》

68cmx68cm
纸本

作品简介:白驹过隙,倏忽两秋,独处异乡,西风瘦人。幸有朱鹮之相伴,而解余之苦愁。余独上西楼,喜望朱鹮飞,扶摇而上峨嵋巅。又念梦里洋州,故国神游,早生华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远离,雨雪霏霏,一人,一鸟,一楼,隔海而盼,半夜凉初透。

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之——《鹮歌》

68cmx139cm
纸本
作品简介:八月既望,雨后初晴,薄雾冥冥,水波荡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空明日悬, 光彩露沾湿。是四鹮婉于水,翘首弄姿,另有一鹮与风嬉,羽毛如翦色如染,动处水纹开滟滟。有如仙鸟下凡,遗世独立。但见雄鸟吟雌美,雌飞雄从绕草间。相依相守,横绝峨眉巅。但愿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之——《东方宝石》

68cmx68cm
纸本

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收藏《朱鹮系列之东方宝石》的证书

生命的家园《朱鹮》系列之——《鹮乡图》

68cmx139cm

绢本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平台立场无关;
2、作者本人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法律责任;
3、若本文牵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0人已支持

书画家一站式服务中心:

书画生态圈:产业园 产业链 文化节 文博会

网站负责人:刘西海 电话/微信:15264466601

网站商标权:麦画郎 书画家之家

官方网址: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

备案: 鲁ICP备17003537号-1 D 2016

书画家之家:做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者 © 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网站备案信息:鲁ICP备17003537号-1D2016 网站QQ客服:909369922√ 4703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