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26 04:43
继秦汉岭南历史及美食文化展后,《风从广州来--中西汇流下的扇艺风尚》文化展又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区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共同主办,展期为8月24日至9月26日,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力求呈现中西汇流下广州文化风情的多元与包容、传统扇艺的风雅时尚与匠心独运。
本次展览选址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发大厅四层,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岭南历史文化艺术”为策展理念,立意清新高雅,突出“风”的主题诠释:“风”既是折扇轻摇送来的自然怡人之风,又是口岸通商门户开放盛行之风,更是中西文化汇流、匠人匠心演绎潮流时尚变化之风。
白云机场作为广州门户枢纽,广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大型重要通商口岸,在白云机场呈现广州特定时期繁华的商贸往来与历史底蕴,对于传播广州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风采,更具意义。
展览作为近代广州风情及岭南扇艺风尚的浓缩,现场展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扇艺作品及一批反映广州风情的铜版画,让往来广州旅客快速领略清代时期广州商岸的贸易繁华。
3件扇艺复制品诉说风尚之“变”
展览以“象牙折扇的盛衰”“外销成扇的多元时代”两部分为主题。
?
象牙镂空彩绘“渔家乐”图折扇(仿制品)清雍正年间。
?
绢面八角形纨扇(仿制品)清道光中期(约1830-1840年前后)该八角形纨扇为绢面,木扇柄髹黑漆。扇面一面以浮凸手法绣“满大人”及其家人共六人。人脸为象牙片,衣服贴丝绢,庭园和边饰为彩绘。以黑漆描金框封边;另一面绘庭园人物图案,合共三十人活动在其间,身着便服,多人手上执折扇或团扇。
红漆描金纸面折扇(仿制品)清道光晚期(约1840-1850年前后)
外销扇承载了18-19世纪中西文化贸易的交汇,让旅客感受清代时期广州当时市场流行的品位和潮流变化的内涵。有清代康熙、雍正及乾隆中期以前的象牙扇,乾隆中期开始用的玳瑁、黑漆描金、银、贝壳作扇面或扇骨,发展到嘉庆以后出现了纸质扇面、丝质扇面、檀香木扇面等。
8张铜版画展现清代广州风情
该展览还展出8张铜版画。从这些来自西方的画面当中,我们可以一窥19世纪广州作为世界贸易港口的城市风貌。
白云机场人士表示,现场一系列折扇元素作品和铜版画的展出,希望给广大出行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让观众在欣赏广州外销扇艺风尚的同时,能够领略“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精彩一页,体味广州这座城市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风采。
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肖靓、陈淑珍
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肖靓、陈淑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