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迅,字缓之,别号老路,1978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师从莫晓松、陈林、方政和等老师,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郑路迅字缓之,别号老路 1978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师从莫晓松、陈林、方政和等老师,现居北京。 现 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福建省工笔画学会理事 北京中国工笔花鸟画院理事 北京市海淀区美协理事 莆田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莆田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等 出版: 2011年出版实用白描画稿丛书《鹰隼鹫》(天津杨柳青画社ISBN:9787807388036) 2012年出版《郑路迅工笔画鹰》(安徽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9829524) 郑路迅艺术作品欣赏 云根渡鹤 ——郑路迅画石和鹤
自远古时代,人类便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除了用它来切削锤打、研磨蒸煮,还用来打孔装饰、佩戴和祭祀。石头,自古便是我们的好朋友。她是大地的骨骼,是时空的使者。中国的士人阶层很早便赏石、养石,他们更是把石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象征,虽不欲碌碌如玉,亦可珞珞如石,哪怕无才可去补苍天,至少要潇洒做顽仙。 一块小小的石头,纹理记录着自然的密码,气韵舒卷着千万年的诗意。 白乐天《太湖石》云:“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贾岛亦有句曰:“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红楼梦中湘云黛玉仲秋联句中有一联:“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诗人们思想玲珑飘逸,把山石称做云根,在他们眼中,石乃云气生发之处,更是一朵朵凝固的云。 石头作为中国人最重要审美意象,代表着修身养德的最高追求,玉,石之美也,以佩君子之德。 有山石便有烟云舒卷,烟云之外自是白鹤翩然。鹤这种美丽飘逸的禽类,在中国文化中是仙家佳侣,她圣洁高贵,雅步轻盈,情笃而不淫,不仅是祥瑞和福寿之鸟,更是君子德行和操守的象征,而林和靖更是爱鹤成痴,以其为子。 老路爱画石,他笔下的石或奇崛隽秀、或巍然纵横,红石灿然,青石沉郁,灵璧石瘦骨清奇,太湖石玲珑剔透,都寄托着画家观照自然、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 老路更爱画鹤,鹤形千变万化,意态无穷,或瞻云望月,或啸风舞雪,或于幽堂深昼外漫步,或于绿屏篱落处沉吟,雪色霜华,飘飏于兰皋,鸣啭唳响,弄声于乔木。 画家每有所作,必构思旬日,废稿数次,一木一石细心经营如为婴儿沐浴,一羽一毫描丹敷粉似为情人添汝。 老路为人“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所有作品皆为其含英咀华,自出机杼,卓然不凡。禽鹤片羽,草木窠石,在其笔下变幻万端,然而“天地人”三才之理,万物之情,皆在其中。我辈有幸,得以欣赏画家佳作,一纸之间,山石有烟霞萦绕,霜羽有风云相随,此正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是也。 李春辉 2019年1月9日 《鸿运当头》 33cmx90cmx4 纸本 2021 《白玉为羽》 170cmx130cm 绢本 2021 《欲作乘槎客》 168cmx130cm 绢本 2020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90cmx85cm 绢本 2020 入选2020厦门全国(小幅)工笔画双年展 《白鹭洲之春》 90cmx85cm 绢本 2020 《守护》 90cmx82cm 绢本 2020 《登岸剧狮虎 》 42cmx62cm 绢本 2020 《霜翎不染泥》 54cmx182cm 纸本 2019 《上叶满清风》 33cmx33cm 绢本 2019 《伐鼓其镗》 34cmx33cm 生宣纸本 2019 《洗相》 115cmx100cm 绢本 2019 《虽至蓬瀛亦思乡》 60cmx40cm 绢本 2019 《清歌莫送秋声去》 175cmx95cm 生宣纸本 2019 获福建省第六届“意之大者”写意画作品展优秀奖 《一江烟水照晴岚》 136cmx68cm 绢本 2019 《隔水问樵夫》 165cmx130cm 纸本 2018 《峨峨楼上妆》 60cmx40cm 绢本 2018 《长与韶光共庭荫》 180cmx132cm 熟宣纸本 2018 入选“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落尽春红始见花》 40cmx40cm 绢本 2017 《踏青》 180cmx180cm 熟宣纸本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