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鄂圭俊】作品/润格_多少钱一平尺

2020-12-7 05:00| 绶祥| 查看: 1935| 评论: 0

鄂圭俊 上海籍贯:青海 西宁创作:油画,版画出生:1942-03~联系:*** **** ****职务: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简介:鄂圭俊(1942.3—)土族,青海西宁人。擅长油画、版画。曾就读青海文化艺术学校。1960年后在西 ...

鄂圭俊 上海
籍贯:青海 西宁
创作:油画,版画
出生:1942-03~
联系:*** **** ****
职务: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

简介:
鄂圭俊(1942.3—)土族,青海西宁人。擅长油画、版画。曾就读青海文化艺术学校。1960年后在西宁红旗电影院、西宁文化馆工作,1980年在美协青海分会工作,《青海湖》美术编辑。1987年到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油画《迎新娘》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一等奖;《农家》获全国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春的脚步》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铜牌奖,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鄂圭俊

E GUIJUN

1942年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曾就读于青海文化艺术学校。1987年从中国美术家协会青海分会调往上海油画雕塑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上海油画雕塑院艺委会委员。作品曾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华艺术宫“绵绣中华”展等近四十次全国性的展览。1982年,油画作品《迎新娘》获“全国少数民族作品展”一等奖;1983年,版画作品《农家》获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1984年,油画作品《春的脚步》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其中油画作品《春的脚步》被中国美术馆做为馆藏精品。

( 1982年,油画作品《迎新娘》获“全国少数民族作品展”一等奖 )

(1984年,油画作品《春的脚步》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懂得“道”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我早期的绘画主要描述青藏高原写实的民族风情画。后来,知道形成传达个人精神世界的画风中,除了自觉地寻求艺术风格的变化,从共同的模式中走出来外,法国艺术评论家加罗第的《无边的现实主义》,丹纳《艺术哲学》中一代有一代的艺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然是形式上的革新家的思想给我打开了艺术形式上变化的窗口。直到我来上海后数年间对佛教和老子、庄子思想的热衷,改变了我以往人生的态度,推开了艺术精神获得自由的门。

在我画风发生改变的较长时间,通过对生命的心、性(佛教中的性)探索中,发现了艺术的根源,把握精神自由解放,以生活为借题,以无欲而为虚无的内心重新在画布上演绎“庄周化蝴蝶的故事”,创作了一批从自己心理上挖掘精神世界,显现自己性格中深层世界的作品。

随着我对人生的感悟,艺术已成了我认识人生和宇宙,悟“道”的一部分。今天所呈现的《大自然系列》正是我近年来适合自己个性的现代形式,试图表达出宋元时期山水画那样,使画面产生生命与宇宙的圆融,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使观赏者除视觉上的和谐外产生平静致远的精神心理;同时,又在创作过程中追求感官的单纯意想表达。这种表达保持着哲学精神文化的一致性和画面的整体感染力。

我对艺术的“顿悟”和“渐修”的过程中理解了“道”的意义。“道”又给了我新的艺术生命。它又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利欲横流时代的人很难理解贫困中画出《富春山居图》不朽作品的黄公望,不以卖画为生却以占卜度日的心态。

“道”,是空虚和无欲而为的,它于佛、儒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中华文明的古代文化遗产。但与今天以寻求物质生活为满足的思维方式是相悖的。在我们以中华文明为骄傲的同时,这条长河被渐渐淡忘,作为后人的我体会到了她的宝贵,无回天之力尝试着用现代的绘画语言与古人对话。

——鄂圭俊

//////////

简约的震撼

张培成 |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与鄂圭俊的相识应是在2001年刘海粟美术馆的一次联展上,他的“大自然”系列油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不善言谈,尽管在上海已待了20年,但是乡音未改,交谈不太顺畅,随后也未有更深的交往。但我认准这是一个踏踏实实的画图人,与世俗离得较远,离艺术很近。这次刘海粟美术馆邀请他做展览,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鄂圭俊自小生活在青藏高原,没有进过专门的学院,早期学的是中国画,因为色彩感觉特别好,后来改画油画。别看这短短几十字的简历,但是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艺术之途。全世界的人对自然都是充满了情感的,哪怕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村民,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对此寄托着特别的情愫。那么对于出生于青藏高原的圭俊来说那种印记是随其一生的,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民族风情的油画,还是90年代末转向宏阔的“大自然”系列,都是对于养育他的那片土地与人民的梦牵魂绕的记忆。他从青藏高原来到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可是他的心灵似乎还未能与这城市相融。初来上海时他画的主题还是西部民族的生活习俗,表现的是西部民族彪悍、豪迈的魂魄,是对生命的礼赞,对自然的敬畏,由此而凝聚成一种无限的创造力。因为身处逼仄的都市空间,所以更向往广阔的西部原野,故这些作品让其生命中的那些粗犷、雄浑、深沉的情感得到托寄,于是他舍弃了民风民俗的描画而投入雄阔的大自然之中。因为他不是油画科班出身,故油画的条条框框与他无关,而超强的色彩感觉正是画油画所必须的,所以正是这一切成就了鄂圭俊的艺术的成熟。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表现西部民族风情的油画是其对于自然关系的一种诠释与礼赞的话,那么他90年代末的“大自然”系列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膜拜,着力于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歌颂着广漠原野的神秘与博大。圭俊的大自然中几乎看不到清泉小溪或是庭院深深的人间佳境,也不见茂林修竹、春花秋月,我们能看到的往往是那些苍茫的大漠、奔腾的长河、无云的苍穹、泛银的残雪、黑沉沉的山谷……那些画面与精巧、玲珑无关联。在他的许多风景油画中几乎无甚景物让你去揣摩,画面上往往就是那么沉静的几根水平线或是大小组合的几个团块。那种简约与精练却化成了雄强、浑厚的力量,直击你的心灵深处,犹如拨动大提琴的琴弦而发出的沉闷回响。面对他的作品你绝不会陷入对于一些细节的咀嚼之中,因为扑面而来的就是那苍凉的大漠、群峰、江河,这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格调。圭俊他自己在谈其画时说:“我所呈现的‘大自然’系列正是我近年来以适合自己个性的现代形式,试图表达出宋元时期山水画中那种生命与宇宙的圆融、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使观赏者除获得视觉上的和谐外,还产生宁静致远的精神反射。”

他作品的震撼力来自简约,来自单纯。画面中只有几组纵横交错的线条。平面化的图式处理,有时又有着焦点透视式的假象,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空间之中,正是这种远离真实的空间使得画作有着直指精神的力量。他喜欢将自然界丰富繁杂的树、石、山谷都浓缩成浑圆大气的团块,全然不去理会那些纷繁的自然外形,而给予主观理性的布陈置缀。

简约是有力量的,但简约也易堕入空乏的单调。一方面,他色彩的浓烈与淳厚赋予画面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画中色块与色块间的并置、重叠,那些形的边缘线的虚化处理,使得简约中不显单薄。看似平铺的色块绝对不是平铺,感觉到的是反反复复的叠盖、皴擦,底子下还不时透出对比色的喧嚣。画面中找不到洒脱、恣肆的笔触,但也绝无丝毫细抠密描、战战兢兢的拘谨与小气。正是画家在制作中极其讲究步骤与方法,使得画面的肌理丰富又神秘,充满了诱人的视觉触感,让你忍不住要凑近去细细揣摩。

他的色彩有时近于浓艳,纯净的黄、火焰样的红并置而据,热烈而又谐和。青翠的草绿间划过几痕玫瑰红的色块,艳丽却不喧闹。其间他机智地将一些乌黑的线条叠缀于色块之间,面积极小,似乎是匆匆而过,却又少它不得。这是画家对于色彩、肌理、笔致全方位的掌控驾驭的结果。这种简约明快的图式、浓烈的装饰意趣、艳而不俗的色彩,都是画家学养与才能的自然显现,是画家精神与品格修炼的结果。

今天的社会生活五光十色,艺术在资本、市场与权力的强势勾结下丧失了自主与尊严,连本该公平发声的艺术批评也被市场勾引了进去。原本标榜自己高扬个性、不与铜臭为伍的现代艺术家们纷纷挤进市场,举钵分羹,沉下心来画画、研究已成隔世之物,然而圭俊却能在这浮躁纷扰的环境中静心思索、磨砺笔墨,实属高僧之举。据其所述,他每天早晨会默颂几遍《心经》《大悲咒》,他并不是个佛教徒,但在颂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时,他的心平静似水,尘世的纷争、利益的得失、欲望的蛊惑都纷纷退去,眼前只是一片开阔的原野、不息的江川,大自然与身心圆通交融。鄂圭俊的艺术所震撼人心的或许正是这宁静的力量。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文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平台立场无关;
2、作者本人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法律责任;
3、若本文牵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0人已支持

书画家一站式服务中心:

书画生态圈:产业园 产业链 文化节 文博会

网站负责人:刘西海 电话/微信:15264466601

网站商标权:麦画郎 书画家之家

官方网址: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

备案: 鲁ICP备17003537号-1 D 2016

书画家之家:做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者 © 书画家之家 www.shuhuajia.me网站备案信息:鲁ICP备17003537号-1D2016 网站QQ客服:909369922√ 470323721√